◎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1.檔次定位
依據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高低區分出不同的檔次。由于檔次定位綜合反映品牌價值,因此不同品質、價位的產品不能使用同一品牌。如我國臺灣地區頂新集團在中檔方便面市場成功推出“康師傅”,在推出低檔方便面時使用了新的品牌“福滿多”。
2.利益定位
依據品牌向消費者提供的利益定位,這一利益是其他品牌無法提供或沒有考慮過的。運用利益定位,在同類產品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可以突出品牌設計的特點和優勢,引起消費者的重視。
3.使用者定位
依據品牌與某類消費者的生活形態和生活方式的關聯作為定位。如百事可樂定位于“新一代的可樂”,要成為“年輕、活潑、時尚的象征”。
4.類別定位
依據產品的類別建立起品牌聯想,被稱為類別定位。如七喜汽水的“非可樂”定位就是借助于類別定位的例子。為了避免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競爭,七喜定位于“非可樂”飲料,成為可樂飲料之外的另一種選擇,這種定位使七喜的市場地位與可樂飲料并列。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VI設計 http://www.3u068k.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