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企業競爭情報體系收集情報的出發點有兩個,一個是通過確定企業營銷的競爭情報計劃發起,一個是由慣性收集發起,即一個是計劃式,一個慣性式,所謂計劃式發起是企業首先確定自己的競爭情報需求。而慣性收集是企業并非某一個情報項目的經常性、連續性情報收集行為。從這兩個發起點出發,下一步就是收集信息,然后是分析信息,把不完整的信息傳遞回來補充完整,將無用的信息剔除,經過分析過程通常就能夠得到企業所要的信號,最后就是撰寫報告,將收集過程、結論和理由遞交給企業的最高管理層和決策性,從而組成了企業一個完整的競爭情報體系的工作流程。
在企業營銷競爭情報體系的工作流程中,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是核心,同時工作量也比較大,特別對于在人工收集信息的時代而言,簡直就是一個繁雜浩大的工程,現在隨著計算機系統的應用,信息的收集變得異常的快捷,同時開始出現了能夠部分代替人工分析功能的軟件系統,從而使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計算機系統在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基于計算機系統的競爭情報體系,如神州數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國石化集團、羅氏制藥有限公司、上海港集箱股份有限公司等。在計算機提供搜索平臺基礎上,為企業提供的一個信息收集和過濾工具,這樣從慣性收集的引發點,網絡信息包羅萬象,計算機快速收集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都可以為企業提供方便,從情報計劃的引發點,企業管理層提出情報計劃后,可以將該計劃傳到計算機軟件系統中,再由情報人員根據互聯網或內部查詢特性相關內容建成相應的子課題。搜索得到的信息自動歸類到歌子課題中,進而進行信息收集和初步的分析,對企業也相當有利。這樣,在計算機系統強勢參與下,企業的競爭情報體系流程改變了。
企業的基于計算機系統的競爭情報工作流程,依次為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儲、信息分析、信號捕捉、信息報告和信息利用,內部、外部、網絡三個信息源是信息收集的來源,數據抽取、轉換與繼承是信息加工,加工好的信息經過存儲成為競爭情報數據庫,然后經過數據挖掘、統計分析、模型分析的信息分析過程,可以捕捉到信號,查詢相關情報把相關信號整理成競爭情報分析報告,最后呈給企業最高管理層、決策層根據信號作出反應。可見,在計算機系統參與下,企業的競爭情報系統已經發生了幾乎是“質”的變化,以往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主要工作在于信息收集的全面不全面,完整與否,收集的及時不及時,在于收集信息的問題,而現在企業的競爭情報系統的主要工作則在于如何從大量的信息中正確地分析,并得出確切的可靠的信號,在于如何利用信息的問題。正如一個漏斗,在傳統的人工收集信息的情況下,漏斗是倒置的,收集信息少,而想要漏出的多,當然不可以,而計算機參與下,漏斗正了過來,收集的信息多,而相對地,企業需要的,從漏斗下漏出的就少了,當然,計算機系統在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應用知識解放了一部分競爭情報人員的工作,歲軟也有部分的分析的功能,但它并不可能代替人的分析和思考。未來的競爭情報研究態勢應該是IT工具和人工分析的結合,企業也應該把自己的競爭情報體系,建立在‘機器’和‘人’兩個方面的基礎上,缺一不可。
企業營銷競爭情報系統是除了財務信號捕捉系統以外,最為重要的企業信息收集系統之一,同時也就是企業獲得與自己利害相關的信號的重要工具。在利用計算機系統的前提下,建立符合企業自己的競爭情報系統模式和部門,規劃處順暢的流程,并任用勝任的情報人員去實施它,那么,企業的競爭情報系統必然會對企業的快速反應有極大的幫組。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VI設計 http://www.3u068k.cn )